龍薩大圓滿

教法開示集


金剛歌
無生,却不斷地連續著,非來亦非去,無所不在。
無上之法,不變之空,不可名狀,自然自解脫。
徹底無礙之狀態,從最起始既已存在,自生,無方所,無惡物可拒......

無上瑜伽和阿努瑜伽的區別--法王南開諾布上師開示

無上瑜伽和阿努瑜伽的區別--法王南開諾布上師開示

首先是頂禮蓮師。為什麼要頂禮蓮師,或者禮敬蓮師呢?因為蓮師是將金剛乘教法傳入西藏的第一位祖師。第一位將佛教傳入西藏的上師,並不是蓮師,而是寂護尊者,蓮師教授的是金剛乘。實際上,在寂護尊者來西藏傳法之前,一些中國的僧人也有來傳法,但是他們發現在西藏傳播大乘教法是很困難的,因為在西藏有佛教之前,(流行)的一些教法就是苯教傳統。

這個說的是古代的苯教,而不是現代的苯教。現代的苯教已經跟佛教混在一起了,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。古代的苯教與現代是非常不同的。古代苯教傳播廣泛,佛教的上師在西藏開始傳法的時候,大多數的西藏人都不喜歡佛教,因此很多的西藏人,就給這些大乘的傳播者製造了很大的違緣。

比如說藏王邀請了寂護尊者,當時寂護尊者是印度最重要的大乘顯宗導師之一。他開始在西藏傳授大乘顯宗,但是沒有成功,所以他非常難過,他說:“在這個國度,我無法傳播大乘的法教,如果你們真正想在這個國家傳播佛法的話,你們應該邀請蓮花生大士。蓮師是一位金剛乘的非常有力量的上師,也許他能夠在西藏成功地傳播金剛乘佛教,現在我要回印度了。”於是寂護尊者就回到了印度。

藏王立刻發出了對蓮師的邀請,蓮師就來到了西藏。古代的苯教徒他們是很有力量的,比如說在苯波里面有三個神,被稱為象雄苯波南頌,所有苯波他們都對這些神做一些祈禱等等,所以這些苯波的護法就總是顯現出來他們每天都弄出一些法術、一些鬼神來危害蓮師,比如說有一個所謂的白瑪炯尼,炯尼的意思就是十二,她每天都這樣地顯現,想降服蓮師,結果都被蓮師降服了。

又比如說古代苯教很有力量的一個護法叫阿提目微,阿提目微變化成一隻大老虎,跳起來要壓倒蓮師,結果蓮師就顯現出憤怒蓮師的樣子,就降服了這只大老虎。這就是著名的多傑卓列憤怒蓮師的形象,多傑卓烈憤怒蓮師就踩著一個老虎,這是一個憤怒相,這是蓮師的一個憤怒顯現。這就是舉一個例子。蓮師就是這樣成功地傳播了金剛乘的教法。

寂護和蓮師傳播教法的內容是完全不同的,傳播的方式也是完全的不同的。比如說,寂護尊者講大乘是怎麼樣一步一步地傳授;蓮師他是一位大圓滿的導師,他的原則就是傳授教法的精髓,而沒有什麼局限。許多的苯教,他們也有相對層面的一些儀軌、儀式,蓮師也把它保留下來,將它融入了教法,這樣在西藏就很容易傳授金剛乘和大圓滿的教法。

比如當西方人談到藏傳佛教的時候,他們會說喇嘛教,有人說喇嘛教的時候,藏人就不太愛聽了。他們說:“我們是佛教,跟日本、中國的佛教一樣都是佛教,為什麼他們叫我們喇嘛教?”當然這麼叫是有原因的,因為藏傳佛教採取的許多的內容,以前在佛教裡是不存在的。比如一個簡單的例子,我們藏傳佛教裡面有煙供,就是燃起一些煙,淨化整個環境。當我們要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前,我們都會修煙供,也叫桑。

比如說某個地方要迎接嘉瓦仁波切,或者是慶祝嘉瓦仁波切的生日,藏人都會煨桑,都會搞搞煙供。這個傳統就是來自苯教,本來就是不存在於佛教裡面的。如果是來自佛教他們可能就會有個記錄說,佛陀從菩提迦耶旅行到瓦那拉西,人們就做煙供迎接他等等,但是沒有這樣的事情。所以關於這樣的內容在藏傳佛教裡面多得很,蓮師將苯教的這些東西都融入了佛教。這些不是教法的精髓,而是一些相對的內容,而精髓的知見或者知識經驗,它都是佛教的內容。這樣蓮師就成功地發展了金剛乘的教法。

在金剛乘當中,蓮師教導了兩種金剛乘的內容:

一種叫作無上瑜伽部,也叫“阿努塔拉檀綽”,包括喜金剛、時輪金剛、勝樂金剛等等,所有的這些高等續部(或者叫上續部,或者叫內續部),在整個藏傳佛教當中流傳廣泛,在最初就是蓮師所教授的。當然後來有一些密續在印度還存在,有些譯師就把它們重新翻譯過來,這個叫新譯派。比如說噶舉、薩迦、格魯不同的教派就是這樣形成的。這些教法的特徵就是漸次轉化,從生起次第慢慢地進入到圓滿次第,一步一步地修。

還有一種金剛乘的教法也是蓮師所教授的,叫作阿努瑜伽。阿努也是無上的意思,比如說阿努塔拉,無上瑜伽,但是阿努瑜伽的源頭並不是印度或者鄔金國。其他這些密續教法的源頭都是鄔金國,而阿努瑜伽的源頭是圖夏國。今天的圖夏國也是在穆斯林(地區),就是土吉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兩個地方,以前是一個地方,就叫圖夏國。

蓮師發現這個教法非常的重要,因為阿努瑜伽講我們的本性的基的時候和大圓滿講的是一樣的,但是要進入到這個狀態當中,大圓滿使用的是自解脫道,而阿努瑜伽用的仍然是轉化道,當然最後它證悟的也叫大圓滿的狀態,都是一樣的。因此蓮師把圖夏國的阿努瑜伽引入到西藏。他對他的弟子說:“你們應該去圖夏國,翻譯所有阿努瑜伽的這些密續經典等等。”

那麼這種一般的、普通的金剛乘,也就是無上瑜伽部,或者叫無上密部的教法,跟阿努瑜伽有什麼區別?它們關於我們本性的這個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。無上瑜伽部關於我們的本性的認識就是“金剛”,我們具有這樣的金剛的潛能,它有七種屬性,無法改變它,無法修飾它,無法摧毀它等等。

大圓滿講我們的基就是本自圓滿的狀態,本來清淨和本自圓滿不二的狀態。關於這一點阿努瑜伽也有同樣的認識,但是阿努瑜伽使用的仍然是轉化道,這一點跟大圓滿不一樣。但是它使用的並不是無上瑜伽部的這種漸次轉化,阿努瑜伽認為沒有必要去構築一些境界。因為我們具備本自圓滿的狀態,這意味著我們有聲、光、光線的本初潛能,當助緣具足的時候就會刹那顯現,就好比在鏡子當中反射影像的時候,就是刹那間反射的,而不是慢慢地反射的,因為鏡子具有這種無盡的反射影像的潛能,這就是阿努瑜伽的系統。

唯一需要的就是獲得傳承,當你獲得了傳承你就知道種子字的作用,我們刹那間就轉化了,處於這種狀態當中。比如我們坐修法的法本裡面有獅面空行母和咕嚕紮普的修法,這都是阿努瑜伽的方式,但它最終證悟的是大圓滿而不是大手印。你是通過阿努瑜伽還是阿底瑜伽證悟的大圓滿並沒有什麼區別,當然它的方法是有區別的,而證悟是沒有區別。當你進行轉化道的修持時,你總是會有個二元的見,自解脫道就不需要這樣的見,因此阿努瑜伽被認為是更加超勝的乘,因此一開始說禮敬蓮師。

----節選自20150606龍薩大圓滿法要法會-第二場

轉載自 :https://bit.ly/2pSVSDT

三昧營網址:https://www.dc-cn.net/index02.asp

短網址: https://bit.ly/2qQJY1p